• <tbody id="8onva"><pre id="8onva"></pre></tbody>

          <span id="8onva"></span>

          美麗的草原大家的家


                【大河滔滔·行進手記】

            加孜拉·泥斯拜克

            在巴音布魯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中心管護站智能信息化中心,管護員哈西巴吐用一張衛星云圖給我們介紹了保護區的情況。

            看著他用鼠標點擊衛星云圖,就好像他自己在云圖里跑來跑去給我們介紹。我在想,智能化的巡查設備真的給管護員們插上了翅膀,讓他們坐在辦公室里就能飛越山川、草甸、河流。這些是上一代管護員無法做到的。

            該中心還有27塊屏幕,屏里有隨風起舞的花草、靜靜流淌的河流、覓食游玩的水鳥……共同展示著開都河源頭13萬多公頃濕地良好的生態環境。這是保護區一代代工作人員努力的成果。

            在巴音布魯克草原生態研究站,采訪小分隊遇到了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阿德力·瑪地。今年剛退休的他,回烏魯木齊市沒多久,就又回到了這個他工作38年的地方。

            研究站比較簡陋,各類文獻資料與土壤、植物的樣本占據了大部分空間。我的同事感慨地說,只要能貼近研究對象,這些研究人員并不在意條件是否艱苦。

            我想,正是因為這些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研究人員,掌握了巴音布魯克草原的生物量、草群結構的動態變化等寶貴資料,才讓保護草原的政策有的放矢,才讓大家的努力變得卓有成效。

            草原的保護也離不開它最大的享用者——牧民。在草原出生、在草原長大的那木吉力才仁很明白這個道理。兩年前成為和靜縣巴音布魯克鎮賽熱木村黨支部書記的他,也在思考如何帶領牧民更好地保護和利用草原。

            我問他怎么想的,他說:“牛羊肯定要養,這是牧民最擅長干的事情,但純牧業這種形式對草原不好,對牧民也不好。”

            改變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因為對這片草原真切的熱愛,牧民們愿意行動起來。至少村里的養殖結構優化了,養大畜的人更多了;也有人開始經營牧家樂,吃上了旅游飯。

            無論在“云圖”中守護,還是在研究站里做科研,抑或是適度放牧,這片美麗草原上的每個人都在為讓這個大家變得更美,而努力付出著……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楊娜]

          Copyright (C) 2016 zgka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喀什地委宣傳部主管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991-2384777

          中國喀什網舉報熱線:0998-2673718  2673715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新ICP備15003762號

          chengren在线观看

        1. <tbody id="8onva"><pre id="8onva"></pre></tbody>

                <span id="8onva"></span>